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美国和德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3D打印新工艺,新工下能在相对较低的较低级玻际动温度下制造出纳米尺寸的石英玻璃制品,有望实现直接在半导体芯片上打印出光学玻璃部件。温度
微米和纳米级的打印玻璃构造体在微电子设备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以往工艺需要烧结成型,纳米但因烧结温度超过1100摄氏度,璃制高于许多半导体材料等的品国熔点,因而无法直接在芯片或电路上加工玻璃部件。新工下
这一新工艺由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联合开发,较低级玻际动研究人员以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笼型聚倍半硅氧烷(POSS)为打印原料,温度POSS分子的打印核心是硅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无机物“笼子”,外面连接着一些有机官能团。纳米官能团是璃制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团队用双光子聚合3D打印技术使原料分子发生交联,品国形成3D纳米结构,新工下然后在空气中加热到650摄氏度,使有机成分排出,无机成分熔融形成石英玻璃。
利用这种工艺,研究人员打印出了几种不同的纳米玻璃构造体,包括纳米柱排列堆叠而成的“柴垛”和“脚手架”、抛物面形状的透镜、外部和内部都刻有图案的圆柱等。这些玻璃构造体不仅结构精 密,还有着优越的光学性能和机械性能,对高温和化学物质的耐受力很强。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
2025-07-14 01:092477人浏览
2025-07-14 01:03162人浏览
2025-07-14 00:32455人浏览
2025-07-14 00:261280人浏览
2025-07-14 00:222212人浏览
2025-07-14 00:04487人浏览
http://upload.mnw.cn/2021/1210/1639122951266.jpg
玻璃以石英砂、纯碱、长石及石灰石等为原料,经混和、高温熔融、匀化后,加工成形,再经退火而得。广泛运用于建筑、日用、艺术、仪表等领域,种类丰富,性能优越。除了制成各种玻璃门窗以外,我们还常将其制作成各种
炎热夏季,雪糕、冰淇淋、冰镇饮料等进入销售旺季。近日,北京市顺义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夏季冷饮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执法人员以校园周边、旅游景区食品店、冷饮批发部、冷饮店、超市为主要检查对象,要求经营户明码